您所在的位置: 永利集团

学团工作

【农业与生物】yl7703永利集团“青耘乡野,助农兴梦”服务队举办“古楼探古韵 青春谋兴农”活动

  为鼓励学生从历史纵深中汲取兴农智慧,于古今对话中筑牢知农爱农情怀,7月27日,yl7703永利集团“青耘乡野,助农兴梦”服务队于聊城光岳楼举办“古楼探古韵,青春谋兴农”主题研学活动,在历史遗存中探寻农业文明演进密码,为乡村振兴实践注入深厚的历史文化动力。

  活动伊始,志愿者们立于巍巍光岳楼前,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聆听着历史的讲解。光岳楼六百余载风雨沧桑,不仅铭刻着鲁西大历史变迁,也默默见证着脚下这片沃土上农耕文明的生生不息。楼内精心陈列的古代农具、地方志书中有关“聊菽丰稔”的记载、运河漕运推动南北粮种交流的史实,无不将人带回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的历史画卷。志愿者们驻足细览,手抚斑驳石阶,仿佛触摸到先民在鲁西平原上精耕细作的厚重年轮。来到粮仓旧址参观,志愿者们在楼阁高处凭栏远眺,新旧城区的脉络尽收眼底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古楼望远·兴农论策”现场教学由此展开。负责人将古楼所凝聚的营造智慧、对地域物候的深刻理解,与现代农业科技的系统思维、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生动比照。 “古人因势利导修建梯田塘坝,与今日我们运用智慧农业技术精准灌溉、保护性耕作何其神似 ”他语重心长,“兴农之路,既要传承敬畏土地、顺应天时的古老智慧,更需以现代科技为犁铧,深耕希望田野。”其中一位成员发表感悟:“立于古楼,望见的不只是历史深处农人的坚韧,更是我们肩上‘禾下乘凉梦’的使命。新青年未来定要将论文写在田垄间,让千年农耕智慧焕发科技新绿。”

 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志愿者们不仅从古建筑的营造法式、运河漕运的历史遗存中,读懂了鲁西平原农业的根脉与韧性,而且系统梳理了当地特色农业遗产资源,让沉睡的农耕智慧在当代田野中苏醒、生长,将青年智慧转化成了带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动能。

 (审核 吴洪宇)